4月25日上午,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晓辰在图书馆T104报告厅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专题讲座,主题围绕“数字化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”展开。学院院长古家军、管理学院副院长厉飞芹以及各学院教师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,讲座由教务处副处长王姗姗主持。
针对目前数字经济下高校如何培养人才,王晓辰认为,数字化转型所需人才技能可以划分为数字化领导力、数字化运营能力、数字化发展潜力三个层次,要实现数字化时代下的“人才战略”,需要聚焦人才发展,抢占数字化人才高地。但是目前面临着四大挑战:传统人才发展的速度难以匹配企业战略迭代速度;员工学习效果不佳,发展成果转化率低;学员对于培训的期望攀升,需要改善学习体验;知识的可获得性剧增,学习速度和系统化难兼顾,因此数字化人才培养需要有数字化学习模式、数字化学习体验、数字化学习平台、数字化学习技术。
王晓辰用多个具体案例介绍如何利用智能学习培养人才,他提出,智能学习时代已经到来,通过模拟实验平台、自适应学习平台、模拟环境学习系统等,实现激发人才动机、精准匹配、自适应学习,智能学习进一步加快人才发展速度。他指出,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融合,在“线上与线下、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、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、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”四个方面结合的基础上融入课堂思政,重塑价值观,实现跨学科综合学习,在教学中融入本土化案例和跨文化比较,努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。
王晓辰分享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,提出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提升“核心竞争力”,打造以“课程敏感度”为基础的动态组合体系;以“研究性分类”融合验证性实验与科研性实践;建设培养跨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课程内容;打造“四跨”融合的新文科人力资源管理领军人才培养路径。
针对成人“记不牢、坐不住、学不进”的学习特点,王晓辰认为解决问题需理清逻辑思路,注重内容系统性;注重教学法设计,互动引导,充分参与;了解需求导向,抓住兴趣点。
最后王晓辰强调,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师生隔阂,传递教学目标,营造教学氛围,可以采取课堂互动或类比联想、段子教学等方法,帮助学生融入课堂。
本次讲座现场互动不断,气氛热烈,教师们纷纷表示王教授的精彩演讲受益匪浅,王晓辰的座右铭“给我一次授课,给学生一生回忆”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!
撰文:董泽怡